Baidu
sogou

政治系七七级校友毕业三十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作者:皇冠集团游戏平台
2012-11-02    

赵润生:
1978年我来到学校工作,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担任七七级、七八级辅导员,其中,担任七七级辅导员约三年的时间。当时我有一个观念,就是让大家自我管理。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发现班里部分同学年龄较大,有的当过农民、工人、教师、有的当过基层干部,都有很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二是当时刚刚恢复高考,大家是拨乱反正后第一届大学生,班里学习风气非常浓。因此,我觉得让同学们自我管理一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我现在回忆起来,七七级学风很好,大家勤奋刻苦,基础知识学得很扎实,我觉得大家收获都是很大的。这些收获一方面得益于老师的引导,更重要的是靠个人的努力。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这个数字却足以令人敬畏也令人慨叹。三十年来,大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作出了令人自豪、令人骄傲的成就。像韩震、张凤阳,现在是哲学界的名家,全国知名的学者,学界有 “北韩南张”的说法。还有许多同志,像苏树厚、王庆功、李泉、俞宪忠等,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都做得非常好,发表了大量的、有创见的论文和专著,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他们培养的一届又一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现在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做公务员的同志,我接触的也不少,大家都知道颜世元同学已经走上省委领导的岗位,聊城的几位同学发展得也很好,他们确实是非常辛苦,可以说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汗水,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同志,由于自己扎实的学术功底、丰硕的研究成果、优秀的品德和很强的工作能力,现在有的当了大学校长,有的当了中层领导,都是很值得尊敬的。但最值得尊敬的还是工作在中学的同志,他们把自己全部的精力贡献给了学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他们的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各个岗位,有的甚至走向世界成为联合国的要员,这些同志确实值得我们尊敬。总起来说,大家这三十年确实是黄金的三十年,大家在三十年当中不仅精力充沛,而且把充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杰出贡献。
聊大师生应该很好地总结七七级的经验,继承刻苦努力的学风、积极上进的作风、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尽全力把我们的聊城大学办好,这是我要强调的第一点。我要说的第二点是,大家捐赠的纪念石,象征着七七级同学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也是我们学校的镇校之宝。她包含了七七级全体同学的感情和对母校的期望,内容非常丰富,这不仅是一块石头,更是一个永久的纪念物,是献给母校的一份大礼。第三,三十年来,七七级同学为了母校的发展,不遗余力、鼎力相助;大家也给予了我个人很多关心,在我退休后,大家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我,这让我很是感动。大家对母校的关爱支持学校永远不会忘记,大家对我个人的关心挂念我更不会忘记。
董泉增:
关于七七级,我简单讲自己几个看法吧。
第一,特殊的七七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从天而降的特殊的七七级,教育的UFO。为什么这么说呢?1977年8月份邓小平主持召开 “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决定恢复高考,10月份教育部下发通知,通知各地组织高考,12月份开考。当时参加高考的有570万,录取了27.3万,录取率是4.7%,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没有过的事情。七七级还是个极其成功的范例,聊城大学七七级极其成功,政治系七七级极其成功,当时中国大地的七七级是个极其成功的群体。七七级成为中国社会特殊的标记和符号,不管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学习哪个专业的会自然而然地感到有共同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这在历届当中没有这种现象。
第二,神秘的七七级,教育史上的无解之谜。我在高校工作40年了,教育的问题和人才培养的问题都太复杂了,真是奥妙无穷,人才培养不是工业生产,类似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农业生产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复杂。农业生产和教育这两种劳动是含金量最高的劳动,是难把握的劳动,是最有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的劳动,中国教育史上培养出成功的集体———七七级,对教育提出来好多思考,为教育提供了好多经验,是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研究对象。比如说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对人才培养有什么影响,打好基础教育的根基对大学人才培养有什么启示,实践经历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大龄青年或者少年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对我们的教育提出来什么样的课题,类似这样的很多教育问题,七七级都为我们提出了一些思考,都提供了一些经验,所以七七级确实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所以我讲七七级是神秘的七七级。
第三,永恒的七七级。七七级是聊城大学十分珍贵的、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的过程当中、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我们七七级的故事、经历、学问、成就,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我校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形成了聊城大学各种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教育资源。我们七七级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团队,第一是个优秀的学术团队,第二是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第三是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这么一支队伍,所以七七级所创造、所形成的这种高等教育资源对聊城大学来说太珍贵了,它的价值是永恒的。聊城大学应该珍惜这种教育资源,并把它发扬光大。同学们结缘七七级,老师们结缘七七级,母校结缘七七级,这是我们的福气和自豪!
颜世元:
我是从聊城师范学院毕业的一名学生,我的简历上一直写着聊城师范学院。学校三个牌子中的两个牌子与我息息相关,在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的牌子前,我们当时照了很多的照片,当时还把照片寄给父母看,让父母看看我们的学校;再就是聊城师范学院这个牌子,我们毕业的时候就是这个牌子。我不仅仅是聊城师范学院的学生,还是聊城师范学院的教师,从21岁到27岁,我当了四年学生,做了两年半的助教,在聊城这个地方度过了六年半难忘的青春岁月。然后我又考取了山大研究生,之后又留校,总共在山大度过了六年半到七年的岁月,两个学校加起来十四年。在高校当学生、读研究生共七年的时间,四年本科、两年半的硕士研究生、七年半的教师,对学校的情分是双层的。现在很多人把我定位为公务员、官员,其实我的很大一块情结和经历都是与高校、与教师联系在一起的。其实,在我上大学之前还当过一年的民办教师,所以说这一生当中最珍贵的最难忘的,还是当教师的经历。赵老师说当老师很好、收获很多,我深有同感。我觉得教育事业是很崇高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发达要强盛就要重视教育,我为自己能够在师范学院上大学、曾经有一段当老师的经历,更为有给我教育的老师而感到富有和自豪。
我讲三个词语吧,一是感激。各位老师鹤发童颜、老当益壮。除了孙老师变化大一些,其他各位老师越变越年轻越有朝气了,我感到很高兴,这是你们家庭的福气,这是我们学校的福气,也是我们全体七七级同学的福气。二是感谢。感谢同学们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入校的时候是四十三名同学,后来有一名同学转学了。在校的时候,我们有说不完的故事,谈不完的情谊,毕业之后在各自的岗位上,扎实努力,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完成了时代和社会交给的任务,可以说为母校增了光。我也从大家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大家是一个团队,如果我事业上有什么成就,团队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柱。第三个是感恩母校。今天我在展览馆斗胆也是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下拿起毛笔写字,过去就是在家练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写游子对母亲的感情。今天回到母校,这种感情一直激荡着,也是发自内心的不由自主的,写一写表达一下,因为母校给我们的太多了,不仅给我们当年的知识,当年的教育,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是我们精神的支柱。看着母校发展壮大,母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培养的学生在各个行业很有建树,且已形成一种 “聊大现象”,我们为母校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刚才董老师提到一个话题我很受启发,七七级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研究的现象,七七级给大家的印象是 “信念、责任、能力、实干”,这些东西恰恰是当前这个时代某些青年身上缺乏的,特别是我们当年一些三十多岁的有社会阅历的同学和十五岁的刚刚走出高中校门的同学在一块上学,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相长还有学学相长,这种现象很值得教育部门关注,对于学校下一步做好学生选拔、学生培养以及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路径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我由衷地感慨我们的幸福生活,也很为我们老师感到庆幸,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创造着幸福,同时也享受着幸福。在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发展到现代化社会、小康社会马上就要变成现实的今天,我们的老师更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老师群体也在享受着物质文明进步的成果,住上了宽敞的楼房,开上了快捷的汽车,老师能够享受到物质文明,我认为这是社会有希望有前途的表现。有精神财富的人同时有物质财富,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幸福。
韩震:
伴随着各位老师的回忆,我也在回忆过去。记得当时我考取研究生,王礼训老师非常高兴地拿着通知书,送到我们固定教室。赵润生老师是我们的辅导员,平时与我们接触比较多;张道英老师讲课非常生动、非常幽默;石尚群老师讲课贯穿着一种批判性思维;董泉增老师有一次讲课对我触动特别大,在当时思想还比较保守的形势下敢于提出自己的立论。在学校里,除了学到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学到一种精神、一种视野、一种境界、一种方法。它不仅是一个工具层面的,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七七级现象是因为大家的年龄、经历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差异就是一个创新。
我昨天跟各位同学说,年轻人在年长的人身上学到我们过去学不到的东西,包括思想、思维方式的差异。像我这样一个性格有点直,有点书呆子气,后来走上领导岗位,在领导岗位上还作出点成绩,当年的学习经历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我所有的简历,无论当副校长,还是到北外当校长,写的都是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 (聊城大学),这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虽然我们聊大不是重点大学,但我们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我们一点不比重点大学差。我们的成功我想与在学校里获得动力、与老师的培养、与我们山东人尤其在鲁西这片土地上求学所孕育的勇气、责任和使命感分不开的。我一定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保持优良传统,也会力所能及地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作出一个学子应有的贡献。
在校史展览馆,卢举林写了 “叹为观止”四个大字,聊城大学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硬件条件,为以后一百年、二百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是全面推进内涵发展,我相信只要结合区域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学科凝练上多下功夫,聊城大学一定会成为在山东有重大影响、在中国有重要地位的高校。只要抓住机遇,再过三十年,聊城大学也许就是最重要的高校之一。
卢举林:
回到母校见到老师、见到同学很感动,尤其是上午参观了我们的校园和展览馆,我感到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们的母校发展得非常快,出乎我们的预料,所以我在留言上写了“叹为观止”四个字。看到我们的老师和同学目前工作、生活以及家庭各方面都好,我非常高兴。在这里我最衷心地感谢老师们百忙中参加我们的聚会,也非常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教诲。政治系七七级同学毕业之后,奔赴四面八方,拼搏了三十年,总体而言,没有给母校和老师们丢脸,刚才老师们给予我们很高的评价。我认为之所以政治系七七级能有这样的成就和操守,是因为母校的培养、老师的引领和教诲给我们奠定了基础,所以我建议,七七级全体同学起立,向老师们鞠躬!

Baidu
sogou